养生专家2023年09月18日 07:09原创
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,又名“癫痫”或“羊痫风”。因气机逆乱,元神失控而致精神恍惚,突然仆倒,昏不知人 ,口吐涎沫,两目上视,四肢抽搐,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,苏醒后如常人的病证。
1.症状:大发作——时表现为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两目上视,四肢抽搐,口吐涎沫,或有叫吼声,醒后除疲乏外如常人;
小发作——时有突然呆木无知,面色苍白或两目凝视,头前倾,短时间即醒,恢复正常。
2.特点:反复发作,发无定时,发作时间长短不等,数秒至数分钟即止,少数达数小时以上,苏醒后对发作时情况全然不知。
3.先兆:发作前有眩晕、胸闷、叹息等先兆。
4.家族史:有家族遗传史,或产伤史,或脑外伤史。
5.辅助检查: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,必要时可做颅脑CT、 MRl检查,有助于进一步诊断。
1.中风病
相同:突然仆倒,昏不知人的主症。
不同:痫病——口吐涎沫,两目上视,四肢抽搐,或病作怪叫。
中风——半身不遂、 口眼歪斜等后遗症。
2.厥证
相同:突然仆倒,昏不知人主症。
不同:厥证——面色苍白,四肢厥冷。
痫病——口吐涎沫,两目上视,四肢抽搐,或病作怪叫。
3. 痉病
相同: 四肢抽搐。
不同:痉病——项背强直,角弓反张等特点。
痫病——口吐涎沫,两目上视,或病作怪叫。
1.辨病情之轻重
轻:病发时间短,间隔时间短 。
重:病发时间长,间隔时间长 。
2.辨证候之虚实
实:多为发作期之阳痫——风痰闭阻,痰火扰神;
虚:多为休止期之阴痫——心脾两虚,肝肾阴虚。
治疗方面宜分标本虚实,轻重缓急。
发作期——开窍醒神为主,宜豁痰熄风,开窍定痫法。
休止期——祛邪补虚为主。宜健脾化痰,补益肝肾,养心安神。
发作期:阳痫、阴痫。
休止期:脾虚痰盛、肝火痰热、肝肾阴虚。
(一)发作期
阳痫
主症:痫证,兼见先兆症状:眩晕,头痛而胀,胸闷乏力,喜伸欠,平素情绪急躁,心烦失眠,口苦咽干,便秘尿黄。发作时甚至二便自遗。舌质红,苔多白腻,或黄腻,脉弦数,或弦滑。
治法:急以开窍醒神,继以泻热涤痰熄风。
方药: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。
黄连解毒汤——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泻三焦之火;
定痫丸:贝母,胆南星——苦凉性降,用以清化热痰;
半夏、茯苓、陈皮、生姜——燥湿化痰,健脾开胃,以加强祛痰之力;
天麻、全蝎、僵蚕——熄风止痉;
琥珀——镇心;
石菖蒲——辛温芳香与远志相合,化痰浊,开心窍,—则可加强方中化痰之力,二则能增强方中开窍之功。
阴痫
主症:痫证,发痫时面色暗晦萎黄,手足清冷,双眼半开半阖,一般口不啼叫,或声音小。兼见发作前呆木无知,不闻不见,不动不语,但一日十数次或数十次频作,醒后全身疲惫瘫软, 数日后逐渐恢复,平素食欲不佳,神疲乏力,恶心泛呕,胸闷咯痰,大便溏薄。舌质淡,苔白而厚腻。脉沉细或沉迟。
治法:温阳除痰,顺气定痫。
方药:五生饮合二陈汤。
五生饮:生南星、生半夏、生白附子——辛温除痰,半夏兼以降逆散结,南星兼祛痰解痉,白附子祛风痰,逐寒湿;
川乌——大辛大热,散沉寒积滞,补肾利湿;
二陈汤——顺气化痰,共奏温阳,除痰,定痫之功。
痫病重症 予参附注射液静推或静滴;
阴竭者予清开灵或参脉注射液静滴;
抽搐甚者,予紫雪丹;
(二)休止期
1.脾虚痰盛
主症:平素倦怠乏力,胸闷,眩晕,纳差,便溏。兼见发作时面色晦滞或恍白,四肢清冷,蜷卧拘急,呕吐涎沫,啼声低怯。舌质淡,苔白腻。脉濡滑,或弦细滑。
治法:健脾化痰。
方药:六君子汤。
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——健脾益气;
半夏,陈皮——理气化痰。
精神不振,久而不复, 宜常服河车丸。
2.肝火痰热
主症:平日情绪急躁,心烦失眠,咯痰不爽,口苦口干,便秘尿黄。兼见发作时,昏仆抽搐吐涎,或有吼叫,二便自遗。舌质红,苔黄,或黄腻。脉弦滑数。
治法:清肝泻火,化痰宁心。
方药: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。
龙胆泻肝汤 ——泻肝经实火;
涤痰汤——化痰开窍,痰火壅盛。
3.肝肾阴虚
主症:痫病频发之后,神思恍惚,面色晦暗,头晕目眩。兼见两目干涩,耳轮焦枯不泽,健忘失眠,腰酸膝软,大便干燥。舌质红,苔薄白,或薄黄少津。脉象:细数,或弦数。
治法:滋养肝肾。
方药:大补元煎。
熟地、山茱萸、枸杞子、当归、杜仲——滋补肝肾,滋阴养血;
山药、 党参——益气健脾。
很赞哦!(0)
©富康网 版权所有 2012-2024 gooyia.com
版权申明: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内容违规,请联系邮箱xiajingzpy@163.com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!